争做企业创新的推动者 争做企业决策的参与者 争做企业文化的建设者 争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者
首页 > 学习交流 > 新时代:美丽中国的三重价值意蕴

新时代:美丽中国的三重价值意蕴

来源:理论网 作者:马彦涛 日期:2018-01-19

    十九大报告指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定语写入了党章,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奋斗目标。深刻理解“美丽中国”的价值意蕴,对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物质层面的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十九大报告指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就必须首先实现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物质层面的需要。一方面,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从人民群众的吃穿住用行到生老医学葬都要得到保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问题入手,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保障和方便,真正做到为民惠民便民。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及各地区间发展的不均衡性,人民群众的需求在区域间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这就需要在尊重区域客观情况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提升人民群众物质需求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物质需求得以满足的最大边际效应。

  精神层面的服务不断提升。“美丽中国”的价值内涵反映在人民群众这个主体性上,不但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外在的物质需求上,更反映在人民群众的内在建设上。这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精神引领。首先,提供可遵可行的行为规范与价值规范。“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必须有一整套可遵可循的规则体系,这规则体系必须由国家层面进行引领,从而在社会中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成为人民群众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并内化于日常的交往之中。其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日常的交往规则仅起到一种自我约束的功效,更进一步的是要将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在全社会得到普及,使得每一个公民都能自觉地以此为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再次,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以优秀的文艺作品文艺创造呕歌人民,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不但为人民群众的人文活动提供场所,更要为人民群众的人文活动提供制度安排。

  人与自然和谐状态充分体现。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于我们进行报复。”“美丽中国”的建设是不会也绝不能再以牺牲自然为代价而换取发展的。而是在物质与精神建设的基础上,更要注重人与自然界的充分协调发展,形成人与自然相得益彰,共生共存的自然生态体系。庄子曰:“天下莫不沉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而要实现其描绘的“山川景物、飞禽走兽、艺术人生、天人合一”之美,必须更好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同发展协同发展,实现人的生活的自然状况,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一方面,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注重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性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路。另一方面,要在具体的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平衡点,尊重自然不但是要合理利用自然界,更重要的是要合理改造自然界,以使自然界朝着更加有序、健康、宁静的方向发展。

  总之,“美丽中国”的建设只有在实现物质基础极大满足的前提下,在不断完善人的精神层面的素养,提升人民的人文美,就一定能够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以此,也必将使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